澳思美日用化工(广州)有限公司

收藏 中文 | English


资讯中心

丝芙兰俩月被罚80万!这些产品宣传要素你知道吗?

转载自「美博会」  综合自网络编辑丨JoJo


“雅诗兰黛事件”才从化妆品热搜榜中撤下,丝芙兰“因涉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在两个月内被罚80万的事件”再次引来行业热议。


近日,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显示,丝芙兰(上海)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丝芙兰)因相关产品构成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,被处罚款40万元。而在一个月前的5月21日,丝芙兰也曾因同样的问题被罚40万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丝芙兰被罚两起案件早在2018年就予以立案调查,且从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6月22日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来看,丝芙兰在2018年曾多次被查到存在违规行为——


3起违规行为


1、为推广销售产品,丝芙兰在门店“BOBBI BROWN”专柜上贴有“顶级魅唇装备”的宣传用语。因涉嫌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第九条第一款第(三)项规定,上海静安区监管局于2018年3月30日予以立案调查。


2、2018年3-6月,丝芙兰运营的天猫美妆“SEPHORA 丝芙兰官方旗舰店”所销售的“LANCASTER/兰嘉丝汀沁爽运动防晒啫喱 SPF30”和“LANCASTER/兰嘉丝汀沁爽运动防晒喷雾 SPF50+惠选套装”,产品页面中的“成分和功效”版块宣传与产品实物标签不符等问题


3、2018年3-7月 ,丝芙兰在1号店YHD.COM“丝芙兰官方旗舰店”经营“宠爱之名(For Beloved One)亮颜晶化维生素C系列套装”,介绍中使用了“美白”宣传用语,但无法提供“美白”功效的相关依据


单从6月份丝芙兰被罚事件来看,40万元的处罚看似有些“不痛不痒”,但从行业性质来看却显得十分重要。



一方面,无论是外资品牌还是国内品牌,化妆品行业并不是法外之地。作为化妆品零售巨头的丝芙兰,更应率先约束自身,而非“以身试险”,挑战法律权威。另一方面,在被称为“法规元年”的2021年宣布判决结果,意味着国家对化妆品行业的严监管依旧是今年的“重头戏”,对化妆品行业虚假宣传行为的整顿执行力度正在逐步加强。


那么对于化妆品企业而言,品牌、产品宣传的边界在哪里?有行业人士分析称,广告宣传要尤其关注产品功能宣称、成分、信息偏差、疗效等四方面的因素,不要随便盲目夸大。



4个宣传关注要素


1、首先是产品功能宣称上。按照当前的规定,如美白、祛斑、去皱等功能存在明显结果依据的产品,其功效宣称必须得提供相关实验数据,否则容易涉嫌欺骗。


2、其次是成分添加。自“成分党”兴起,市面上“概念添加”的就多了起来。但有个误区在于多少剂量的成分添加才见效是有歧义的。抛开剂量谈功效同理,含量低到无法起效,和没添加基本无差别,这种情况下还打着成分的噱头,容易涉嫌虚假。


3、在信息差。不少产品喜欢一些噱头式的宣传,比如近两年的“量子”“干细胞”“生长因子”等等,用一些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强加在化妆品上,利用信息差营造产品高科技属性,容易涉嫌违法。


4、产品疗效作用上。产品打着强疗效幌子、宣称具有药品、保健品等夸大治疗作用,是虚假宣传中特别严重的行为。


这也意味着,若化妆品品牌不想涉嫌“虚假、欺骗宣传”等违法行为,应当在生产、研发、宣传推广等方面要真正做出合规、符合实际的产品。应该说,涉及违法行为谁都没有“法外特权”,国家监管将一视同仁。



top